“吾等后学,自入医门,颇感学时不足,久思得名师指点……”1月26日,黑龙江省第六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启动会议在我校求真讲堂举行。80名中医继承人分批依次向身着中式服装的指导老师们行拜师礼,以传统拜师方式传承国粹中医。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师承是中医学独具特色的重要传承方式。中医名家的诊疗绝技和临证经验,是我们宝贵的财富,需要后辈更好地保护、传承、发展。我省入选第六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的40名指导老师与80名继承人举行此次拜师仪式,旨在进一步弘扬中医药传统文化,推进学术经验的继承和创新,加快人才培养步伐,促进中医药事业健康快速发展。
黑龙江省卫计委副主任、省中医药管理局局长张晓峰在讲话中指出,中医药是我国优秀的民族文化遗产,几千年来,中医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发展中医药事业,人才是根本,师承教育作为千百年来中医药人才培养的主要模式,在传承中医药学术思想、临床经验和技术专长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今天在这里的40名指导教师,不仅要用自己精湛的中医药技术造福一方百姓,同时还要将自己多年的临床所得无私地传授给年轻的学生。此批80名继承人,都是曾在高等学府学习了医学理论知识,正需要丰富的临床实践进行印证的医苑后学。张晓峰希望80名继承人尊敬老师、勤奋学习、善于思考,真正领会指导教师治则治法的深刻内涵,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
“一拜:师道尊崇立人立德;二拜:传学授业教化解惑;三拜:感念师恩天地为鉴”,师承学员行拜师礼。
“全国名中医”、我校李延教授作为师承指导老师代表讲话,他强调指导教师不仅要担当“传道”“授业”“解惑”的责任,更要在“传道”中树医德,秉承古时医家大医精诚的高尚品德。
“国医大师”段富津教授为继承人寄语,他指出,灿烂辉煌的中华文明孕育了博大精深的中医药文化,从神农尝百草,伏羲制九针开始,逐渐形成了完整的中医药理论体系。中医药学是一门实践性、经验性极强的学科,作为中华民族的瑰宝,有其独特的理论传承体系。师承教育是传承和发展中医药学的重要方式,需要一代又一代的后学者长期跟师实践,通过朝夕临诊,耳濡目染,口授心传,耳提面命、衣钵相传,弟子才可以逐步领会和较快掌握,少走弯路,希望各位继承人珍惜学习机会,多读、多看、多记,严格完成培养计划要求,努力成为知书达理、有继承创新精神的中医人才。
“发展中医,寄望传承,是我们每一个继承人义不容辞的责任”,师承学员代表张茗表态说,传统的拜师仪礼承载了中医文化教育魂脉,师者言传身教,学生侍诊左右,通过名师的点拨达到心领神会、掌握精髓的效果。作为第六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师承名医大家,辨析名家医案,研习临证经验,继承和发扬中医药文化精髓,是全体继承人光荣而神圣的职责。
会议由黑龙江省中医药管理局主办,我校医务处承办,黑龙江省第六批全国师承工作各带教单位主要领导、相关部门负责人以及第六批全国师承工作各位指导老师及继承人参会。
启动会结束后,黑龙江省第六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教师高维滨教授,为我省80名继承人作关于眼肌麻痹治疗经验的首场学术讲座。
供稿:医务处 摄影/编辑:李博宇